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真空加热炉制造厂见闻

来源网址:http://www.sdogt.com/

——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真空加热炉制造厂见闻

本报记者   罗   兵  摄

    □ 杜军伟  本报记者  罗  兵

    一钻进黑乎乎的球罐里,闷热加上焊烟的烧焦气味,扑面而来。

    “这是真空加热炉的外壳部分,里面还要安装、焊接各种盘管等设施。”技术组长董雪松大声在我耳边说。

    7月初的一天,即便是周末,走进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容器公司真空加热炉制造厂新建的巨大厂房里,我感受到却是争分夺秒的生产压力:“大干100天,完成123。”墙上巨大的标语提醒我,这里在进行一场特殊的“会战”。

    “油田对于真空加热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往年差不多半年有30~40台的任务,今年6月份就已经有100多台了。”容器公司副经理蔡得名介绍说。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厂长刘占先按照新厂布局,组织进行流水线作业法,对每一台产品和工序制定了时间表,让各个班组和职工都清楚每一道工序完成的时间。

    第一道工序是下料。在下料班组,一位身着红衣的女工正在操作机床对钢板进行切割。她时而查看板材,时而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精细化管理首先在于成本控制。我们对于余下的边角料统一归类。先选用边角料,再用整张钢板,这样板料的利用率提高了6%。总之是能用一寸绝不浪费一分,一年能节约余料80吨。”董雪松说。

    除了对成本一分一厘的控制,公司的精细化管理还体现在加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和控制上不打一点折扣。

    30岁的南钢是个铆工,年龄不大就已经是组装一班的班长了。每次在担任繁重的任务时,他都身先士卒。“这些容器产品的个性化强,每个零件的尺寸和部件都不一样,需要不差分毫地组装在里头。”南钢拿起图纸,和身边一位电焊女工商量着。

    旁边的技术调度员潘斌指着图纸告诉记者,真空加热炉这个几十吨重的大罐子组装起来有上百个技术参数。工装等于是整个产品制造的最后工序,需要电焊班其他工人的紧密配合才能提高进度。

    南钢拿起尺子,在加热炉里测量了几个参数,然后标识出来。女焊工随即钻进去,举起面罩,点起焊枪,浓烟滚滚、火花飞溅地焊接起来。“他们今天上午的任务是装配炉胆,一会还要吊装烟管(钢管),非常麻烦。他们都是发挥铁人精神,苦干加巧干,想出了很多土办法来提高效率。”董雪松介绍说。

    装配炉胆果然耗时耗力。头顶的天车“呼噜噜”地滑过来,南钢亲自指挥吊起一大捆钢管和组件平移过来,并开始吊起一个个组件往加热炉里面装。零件只能吊到炉口,南钢指挥焊工在组件的其他部位巧妙地又焊接了几个吊环,和班组里另外一个男工再次钻进炉子里装上吊索,推着沉重的炉胆往预定位置放。为了达到预定的位置,他还从工具箱里找出撬棍,里面一个人撬,外面一个人推,在炉底放了几个圆钢作为滚轴,把炉胆一点一点往里挪。这个过程枯燥而漫长,几乎持续了近一个小时。

    “这还算比较顺利。材料性质很熟悉,前些天吉林那个活可费劲了。”满头大汗的南钢钻出来,摘下安全帽擦汗,并开始拿起尺子测量误差,因为接下来就是轮到车间的专检员来检查了。“我们这里有自检、互检、专检三道把关,因为球罐一旦组装焊接之后再返工就非常麻烦。”

    “吉林那个活的确不好干。”该厂党委负责人赵立波回忆:“四五月份工期紧,任务重。从下料到组装都交给了南钢他们。在安装罐里的翻斗时,由于电焊工人对材料的特性了解不够,没有掌握好电流,将翻斗焊接变了型。大家都慌了。南钢一点没乱,请来高级铆工技师一起分析,找出了解决方案。最后,南钢在翻斗罐里爬进爬出几十次,一直到了半夜11点才把问题解决。”

    说话间,专检员沈泊走了过来,马上拿起卷尺,爬进炉子测量,再站在炉子前面,指挥炉子转动。“这是目测炉子里面的部件装得是否对称,在允许的误差之内就才算是合格。”

    下班的时间到了。满脸灰尘满身汗渍的工人在厂房一角的水池边洗头擦汗,而旁边就是堆积如山、黑黝黝的管道和闪烁着光泽的金属零件。眼前这厚重的画面,就出现在大庆油田一个最普通的一个车间里。对精细质量的坚守,就写在他们的汗水里,刻在他们的心里。《中国质量报》